本文目录一览:
《复活》是谁的作品??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等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勾画了一幅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社会图画。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交,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
《复活》的创作历程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托尔斯泰以这个故事为主线,用了10年时间,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小说原计划创作四部,但只创作了三部。
《复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字面上说,讲的是马斯洛娃灵魂的变化。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在送她去服苦役前翻看自己的日记,其中写道:“卡秋莎(马斯洛娃的爱称——引者)不接受我的牺牲,却要牺牲她自己。她胜利了,我也胜利了。我觉得她的灵魂在起变化,却又不敢相信,她那种内心的变化使我高兴。我不敢相信,可是我觉得她在复活了。”(汝龙译,下同)毋宁说,《复活》是一部涅赫柳多夫的精神救赎史,他对马斯洛娃的拯救是对自我的拯救,就像他逐渐意识到的,“我的良心要求我牺牲我的自由来赎我的罪”,“我不是要叫她改邪归正,而是要叫我自己改邪归正”。
马斯洛娃是没出嫁的女农奴的女儿,原本的命运是自生自灭,因偶然的机缘被身为地主的两个老处女——涅赫柳多夫的两位姑姑——救了下来,长大后在地主家半是做婢女,半是做养女。16岁那年,前来度假的大学生涅赫柳多夫吸引了她,彼此产生了好感。两年后,即将奔赴战场的涅赫柳多夫中途_到姑姑家,诱奸了马斯洛娃,从此一去不复返。被辞退的马斯洛娃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孩子出生后就死去。她辗转不同的地方做女仆,却总是遭受欺凌,最终走进妓院。无辜的她被指控伙同他人用毒酒杀害富商,并劫掠了他的财物。
小说从监狱看守长提审马斯洛娃出庭开场。马斯洛娃的第一次亮相就不同寻常:她“迈着矫健的步子走出牢门”,“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分明故意让几缕鬈曲的黑发从头巾里滑下来”;“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微带有斜睨的眼神”。她没有料到的是,涅赫柳多夫公爵正坐在陪审员席上,并惊讶地认出了她。往事纷至沓来,他想起了曾经的“年轻纯洁的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少女由于相互爱慕而往往发生的那种特殊的关系”,也意识到当年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自己已经由一个诚实而富有牺牲精神,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献身的青年,变成了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同时,由于陪审员的一时大意,导致无罪的马斯洛娃被判处服苦役。本就负疚在心的涅赫柳多夫更加无法饶恕自己,决心替马斯洛娃翻案,并提出要和她结婚,“
《复活》的含义
(1)“复活”的内涵
“复活”的内涵主要是由小说的男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体现出来的。
①聂赫留朵夫经历了纯洁善良到放纵堕落再到忏悔反思的自我道德“复活”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主要表现在他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荒谬的说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性的贵族”形象,是“托尔斯泰主义”的化身,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
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而又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他信奉斯宾塞“正义不容许土地私有”的理论,把继承父亲的土地送给了农民。他真诚地爱着姑母家的半养女半婢女的玛丝洛娃。当时,聂内心迸发出来的对玛丝洛娃的爱情,具有一种纯洁的和富有诗意的特点。
b.放纵欲望、走向堕落
受习惯观念以及违背真与美原则的那种日常生活榜样的影响,聂变得猥琐、低下、空虚和渺小。托翁在作品中还较为充分地展示了主人公灵魂深处两种矛盾的感情的冲突:真正的爱和淫欲、希望玛丝洛娃幸福和渴求肉欲的享乐。小说强调了生活中“通行的”和“习惯的”东西对他的影响。当他厌恶自己的不洁欲望时,“应该像大家那样去做才对”的声音很快压倒了那点善良的念头,于是,很自然地滑下了堕落的泥潭。
c.从忏悔走向复活
法庭上,聂和玛丝洛娃不期而遇,聂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苏醒。他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他为玛丝洛娃四处奔走,还按照“真理的原则”处理家庭财产,最后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这时,按照作家的观点,是“精神的人”战胜了“动物的人”的阶段。聂走向了灵魂的“复活”。聂赫留朵夫由忏悔走向复活的过程,就是人性由失落到复归的过程,也就是改恶从善,善战胜恶,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
②玛丝洛娃经历了纯真少女到娼妓囚徒再到重获新生的护士的“复活”历程
a.天真美好的少女时期
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妇的私生女,由于母亲早死,被女主人收养,成为主人家里的婢女兼养女,16岁时,她与女主人的侄子聂赫留朵夫真诚相爱,卡秋莎热情地憧憬着未来,然而她的幻想、憧憬被阶级的壁垒撞了个粉碎。当聂赫留朵夫成为近卫军之后,卑鄙的占有了她,又无情地抛弃了她,塞给她100卢布,就算是她的身价。
b.遭受凌辱,自暴自弃,怨恨社会的阶段
由于不明不白地怀了孕,她被女主人赶出了家门,在经历了说不清的凌辱和痛苦之后,她最终走上了那个黑暗社会为她这样的弱女子安排的唯一出路——沦为娼妓。她的悲惨遭遇,使她对聂赫留朵夫以及整个黑暗社会产生了深深的仇恨,这种发自内心的控诉和谴责,是对贵族老爷们居高临下的施舍行为的反抗,更是对自己作为人的应有尊严的卫护。
c.从谅解走向复活
接着托翁在作品中又刻画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的心理活动。“她明白他是一个什么人,决不会对她让步,决不容许他像从前在肉体上使用她那样现在又在精神上使用她,她决不容许他把她变成他表现宽宏大量的对象。”这种想法,一方面道破了聂赫留朵夫的用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卡秋莎从过去的自暴自弃、麻木不仁、浑浑噩噩的生活中真正觉醒了。
但在以后的故事发展中,卡秋莎对聂赫留朵夫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青年时期她同聂赫留朵夫确实有过一段真诚的恋情,以及她对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更加上由于聂赫留朵夫悔改的诚意,玛丝洛娃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她不仅和聂赫留朵夫和解了,原谅了他,而且她竟然又一次爱上了他。玛丝洛娃正是按照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认识和态度。这就是托翁描写的玛丝洛娃的“复活”的精神内核——完全为别人着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感情、个人幸福,从而求得道德的自我完善。所以,玛丝洛娃的“复活”与聂的忏悔到为玛丝洛娃的幸福而甘愿自我牺牲的“复活”,实质上是殊途同归的。
(2)“复活”主题的意义
①托尔斯泰通过“复活”体现其创作主旨和社会理想
托尔斯泰的思想体系艺术地通过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的精神复活过程体现出来,即他的“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爱仇敌”等学说、主张,也就是托尔斯泰的乌托邦幻想都从男女主人公的复活中得到了具体生动地体现。《复活》中的两位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在出身、地位、教养、经历等方面迥然不同,托尔斯泰把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艺术地捏合在一起,通过二人精神上的“复活”来体现自己的创作主旨,艺术地阐释其改良社会的理想。
②“复活”具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典型性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还表达了托尔斯泰对美好人性的期盼,具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普遍意义。在这些人物身上,作家挖掘普遍的人性,不仅着眼于他们现阶段的道德面貌,而且还通过他们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这些人物追求美好的道德理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反对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剥削和压迫,反映的是人类追求道德完善的不懈努力和执著精神。托尔斯泰的探索主人公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作家思想发展的历程,他创作的每一部作品恰是他不断探索的具体体现。但是,这些人物形象的意义还不限于此,他们还概括地反映了俄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和时代特征,具有典型性。
(3)“复活”主题的问题
托尔斯泰通过对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物的塑造及其“复活”过程的描写,从中体现出他的思想和社会理想,达到了一定的文学和现实意义。但是“复活”这一主题所反映出的托尔斯泰的思想主张,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①托尔斯泰对社会问题提出了道德解决方案,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成分,甚至在人民革命运动兴起时期表现得较为消极和反动。
②托尔斯泰关于道德自我完善和精神纯洁的思想是针对贵族阶级的道德堕落而提出来,有它的局限性。
《复活》中,卡秋莎是下层人——农民阶级的代表人物,而聂赫留朵夫是上层人——贵族阶级的代表人物。过去玛丝洛娃被聂侮辱、损害过,而她却能够放弃对他的刻骨仇恨,二人最后消解了心头的怨恨,走到一起。倘若人人能够如此,那么俄国的社会矛盾、种种的不合理现象也就解决了,俄国就能够从混乱、腐败而成为天堂。这是一个美好的而令人向往的社会改良方案。托尔斯泰把这一方案献给俄国,期望人人如此、人人完成自我的道德完善。他的乌托邦的幻想充分反映了俄罗斯农民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性,这是作者的不足和局限,也是历史与现实的产儿,更是俄罗斯宗法式农民的思想模式的文化使然。
《复活》讲述了什么故事?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写于1889~1899年。
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在他姑母家的庄园里诱奸了农奴的私生女玛丝洛娃,随即抛弃了她。玛丝洛娃因怀孕被赶出庄园,沦为妓女,后被诬告谋财害命而下狱。自私堕落的聂赫留朵夫后来在法庭上同玛丝洛娃相遇,深受触动,开始了“灵魂大扫除”。为营救玛丝洛娃出火坑而奔走,在一切努力失败后,又决定和玛丝洛娃一起去流放。玛丝洛娃被“忏悔”后的聂赫留朵夫所感动,终又“更深深地爱上他”。但她克制了重新燃起的爱情,而与一个被流放的革命者西蒙松结合了。男女主人公都得到了精神上的“复活”。
托尔斯泰的《复活》,主要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生活使她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凉。于是拼命喝酒,麻醉自己。一次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做陪审员。当他认出她时,良心受到谴责,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并准备和她结婚。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面拒绝与他结婚,而与另一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斯结合,从而走向“新生"。
在他尽一切努力帮助喀秋莎解除她的冤屈,与喀秋莎结婚,从而为自己的灵魂赎罪。在帮助喀秋莎解冤的整个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监狱里的犯人和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不断震撼着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富二代。他不断发现,一方面上层社会衣食无忧,另一方面底层人民不公平、不平等,甚至经常受到欺凌。这些强烈的对比使他更加鄙视自己的前世生活和自己的行为。
他的灵魂和道德就是这样,不断地洗涤和升华,最后他放弃了所有的土地分给农民,全心全意地跟随喀秋莎,为她伸张正义,从未抛弃她。喀秋莎慢慢地被他的行为感动了,她苏醒过来。谢天谢地,喀秋莎终于得到了的赦免。虽然他们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但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和救赎。
《复活》的作者是谁?
《复活》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
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扩展资料
《复活》的艺术特色: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复活》的结构与描写的基本原则,是尖锐的对比。小说中描写了极其广泛的生活画面:从法院到教堂,从监狱到流放所,从莫斯科到彼得堡,从城市到乡村,从俄罗斯到西伯利亚。
通过这些画面,作者把上层社会与人民生活进行对比,把贵族老爷、达官贵人与贫苦的老百姓进行对比,把统治者与犯人进行对比。